佛语心经

2015-08-16 佛道禅佛论感悟

佛语心经

佛语心经
每一个佛理故事就是一缕智慧的阳光、每个故事尤如一股山中的清泉,愿佛光引导你走出喧嚣,避开炎凉,脱离宠辱。用佛的禅理来分解人生的真谛,感悟人生,你将在这世界上,活得更加无忧无虑,更加清净自在,愈发智慧豁达。

1、富
物富非富,皆因心无足也。心富方富,实为知足者乐也。不羡人财富,自觉己心富,智者怡也。

2、贵
以物价、血统“高”于人显贵,非真贵。贵者,实为佳品也。忠孝仁义,廉洁智勇、诚信正直、勤善礼法等等,皆贵也。世人常以王血为贵、价高为贵、物美为贵,实谬也。

3、名
有名无名皆悲喜,有名累,无名轻。无名时常欲人重,却不知重后累也。有名且当无名,无名自信有名,名方非名。

4、利
利己之利常非利,利人之利心念之。损人利己,实害自己。损己利人,心必宽也。利人利己,皆大欢喜。

5、运
命里有时有,无时莫强求。人运靠人,天运靠天,天人合一,始有大运。

6、钱
钱者,物也。钱多者未必心善,钱少者未必心恶。人穷志虽短,但不损人以赚钱,仍可钦也。若得钱乃损人而来,则品德已失,何必敬之?钱多常溺于物欲,飘飘然不知天下之大也,此谓之钱奴,智者鄙也。

7、欲
人本有欲,衣食住行,玩乐享受,无一非欲也,故有欲非耻。无欲难存,欲多伤身,故须节制,方能去欲之毒,享欲之利也。欲众为贪,人本阴阳调和之物,贪心常致失调,故贪者常病,廉者自洁。至若病入膏肓,则命不长也。故欲贪者,且慎之。

8、有·无
喜多常悲,有久必失,故能把握今朝之“有”,人生方显珍贵幸福。无中必会生有,苦尽必定甘来。无时思有,有时防无,心知有无,重之,淡之,则有无害于心,无无伤于身也。

9、得·失
得之不喜,失之不悲。然得之岂能不喜?失之岂能不悲?曰:“不大喜即可不大悲。”尝有人云:世间最珍贵之物,乃“得不到”和“已失去”。其实,世间最珍贵之物,乃是“把握现在的幸福”。善待已得之幸福,则失之心无憾也。轻视己之所“得”,则必重创于己之所失。且得必为顺天之得,方不失于大道。若以邪道得之,则失心于人矣。

10、真·假
假作真时真亦假,孰真孰假怎分清?人若不识人性,只观外形,常迷失于真假之中,受尽欺骗而不觉也。待知假之恶,心早重伤矣。故观人须观心,知心则能辨真伪。然知心甚难,同患难者,未必能共欢乐;共生死者,未必不生异心。故知心,唯有知其德。德厚者,常真也,德薄者,常假也,至若无德者,则不可信其只言片语。

11、生·死
生死有命,无须悲惧。生时尽欢,死时无憾。生,则力求创生之幸福,死,则坦然面对死之完结。无须乐于生而戚于死也。虽有“好人不长命,祸害遗千年”之说,但好人之天堂定胜人间,祸害之人间必如地狱。虽祸害看似风光,但必有不为人知之悲愁忧惧也。

12、悲·欢
悲欢乃心之阴晴,无阴必无晴,无悲怎知欢?故悲欢乃人之常情也。奈何人常乐欢厌悲,喜笑怕哭,而又不知控制也,故悲欢失调,备受煎熬,甚而大悲而逝,大喜而癫。其实,制己之悲欢须炼己之心性智力。心性强者,智力深者,常达观也。心胸开阔,视悲为炼己,视欢为怡己,则悲欢皆利于己也。

心形
美丽晶石